价格倒挂,才是乱相之源
之所以出现种种乱相,厦航洗涤总经理李少清和佰翔洗涤总经理王瑞萍都把症结归到洗涤价格和成本的倒挂上。
李少清说,2008年到现在,洗涤使用的蒸汽价格从每吨160元涨到300元,干洗时使用的干洗油(四氯乙烯)每桶的价格从3000元,涨到7000多元,涨至10000多元。
但据厦航洗涤财务主管郑志成反馈,从2008年到现在,酒店布草洗涤的价格涨幅大约在10%左右。王瑞萍说,正常洗一条700克的浴巾,收费是0.7元。而不少酒店的浴巾都有900克,快赶上一条床单了,还是收0.7元。由于价格倒挂,尽管开业已有5年,王瑞萍所在的佰翔洗涤还没有实现盈利。“你想想,我们正规操作的国企单位都很难赚到钱。一些小洗涤店要盈利,不使点办法能行吗?”
据了解,在工业洗涤中,蒸汽使用量很大,大概占总成本的28%。为了降低成本,部分洗涤企业搬离杏西路,执行“去蒸汽化”的思路。
为了降低成本,有的洗涤企业还会自配洗涤物料,与外购洗涤物料相比,成本可降七八成。但这样做对衣物的伤害很大,PH值很可能不达标。李少清说,正常洗涤过后的PH值应该在6.5至7,如果偏酸、偏碱,都会对人的皮肤造成伤害。
李少清说,其实,洗涤布草的成本在房价里的占比不大,但由于价格的话语权在买方酒店手里,再加上行业竞争激烈,我们想要把价格理顺,起码回归正常的成本,都有难度。王瑞萍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去年岛内一家高星级的酒店开业,找到他们谈布草洗涤问题,价格没谈拢。后来,这家酒店找了一家也是在去年开业的小规模洗涤中心,价格低了不少,但洗涤质量却堪忧。
酒店评星,不考核布草洗涤
王瑞萍介绍,现在开一家洗涤中心,仅仅需要到工商登记注册即可,门槛很低,不少公司注册资本只有几十万元。
但像厦航洗涤和佰翔洗涤这样大的洗涤公司,都要经过环保核查,建独立的沉淀池,要让洗涤废水经过生化过滤达标后再排放,而厦门多数洗涤企业已省掉这样的环节。
在从业者的印象里,洗涤行业几乎没有接待过相关部门的检查。李少清说,门槛不高,监管缺失,洗涤行业的前景堪忧。他希望旅游、卫生部门能建立一个科学的洗涤行业准入规范,加大对行业检查执法的力度,让每一个来厦门旅游的人能住上安全放心的房间。
“现在酒店都搞评星,我想,能不能在洗涤行业做类似工作呢?”李少清说,洗涤行业是否也能考虑引入评星的机制。让五星级的酒店选择相匹配的洗涤企业。